English

知识经济与通才教育

1998-06-29 来源:光明日报 冯之浚 周宏春 我有话说

“知识经济”的推动力是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人,这一点已被近年来出现的西方经济增长所证实。美国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许多国家,近年来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以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迅速取代传统的“工业经济”,劳动力的结构也随之出现明显的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知识型人才备受欢迎,雇佣员工最集中的产业界更是青睐“金领”族。正如美国著名的辛辛那提机床公司主管技术的副总裁A·施普德丁所说:“企业纵有周密的发展规划和蓝图,有最先进的设备,但如果生产现场缺乏足够的有独到能力的操作工人,企业的一切努力将是事倍功半,甚至导致公司计划的夭折。”也就是说“能说会做”的“全才”在未来的“知识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知识经济”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通才,这对于教育改革是一个挑战。

在“知识经济”的社会里,学科知识将向两个方向纵深发展,其一是高度分化,当今许多重大突破都是在极“窄”的领域上取得的,如生物技术上的“克隆”技术,各种新材料的开发;其二是高度综合和集成,如软件本身就是一种知识集成的产品———既含有“软”的知识如程序需要设计,也包括“硬”的如载体需要制造。早期的自然科学,学科门类较为简单,而现代自然科学的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分支越来越多。加之,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产生了许多边缘学科。目前,学科门类已达数千门之多。1946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只由两名科学家编写,1967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则是一万名专家共同劳动的结晶,而最新版本的《大英百科全书》动用了几万名专家、学者进行编写。统计表明:当代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专业门类不胜枚举,单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已达500余门之多。

然而,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序列的完整系统。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总体化就越来越明显,需要人们以“立体作战”的形式对自然界作综合的探索。

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对教育带来的另一个课题,则是如何处理好培养“通才”与培养“专才”的关系,如何在培养“专才”同时,注意抓好“通才教育”。所谓“通才”是指具有某些专业知识而又知识面广博、基础扎实的人才。“专”是真才实学,“博”也是真才实学。美国曾对1311位科学家,从他们的论文、成果、晋级等方面作了五年调查,结果发现,有成就的科学家很少是仅仅精通一门专业的“专才”,而是博才取胜。当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中,有不少既是某门科学的“专才”,也是进行综合性研究的“通才”。

目前,国外各类学校,十分重视通才教育。美国强调培养学生的“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在重视基础理论的同时,提倡“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威斯康星大学,在确定学生培养目标时指出:“不再培养株守一隅的狭隘的专家,而要为它的全体学生提供关于环境问题的广泛的普通教育,不管这一学生学业领域或职业前途如何”。比利时根特大学认为要培养“能看到最不同的科学领域间的相互关系的人,而这种人,又应是兼通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内行”。法国学者指出,高等教育应该培养“既有广阔得多的视野,又有某些新的问题或新的设想,有高度的造诣,不受学科的历史界线束缚的人”。日本教育界从“博才取胜”的事实中得到深刻的启示,意识到过去那种专业科目繁多,划分过细的“纵向深入型”的培养目标是不妥的,转而积极鼓吹综合性的“通才教育”。美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代表西蒙,在行政学、政治学、企业管理学、组织理论、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并有著作十余部。由于他运用数学、统计学、电子计算机等科学知识对企业管理进行综合研究,把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和行为科学结合起来,创立了决策理论。他因此获得了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近年来,美国组织了数以千计的数学家、物理学家、电脑专家从事金融管理和监控研究,被西方新闻媒体称为“火箭科学家向华尔街的大规模转移”。他们把美国星球大战项目中识别真假弹头的软件程序用于识别黑钱的流动,以此来加强金融管理和金融监控。

为了适应学科高度分化、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首先必须改革现有的高等院校系科结构,在深入调查研究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稳妥地进行学科调整。建立一批具有文科和理、工、医、农各科的真正的综合大学,这将大大提高目前一些专业性过强的高等学校的水平。

其次,建立跨学科的专业。如环境科学、系统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专业,并在现有课程内容上向综合化方向进行改革。

再次,加强“通才教育”。在试行学分制的基础上,增加选修科目,允许学生在系际、校际选修课程,甚至在必要时应同意中途转系、转校。研究生毕业后,一般不宜留校,避免“几代同堂”、“近亲繁殖”,以利于学术健康发展。

在科技、经济、社会之间关系日益密切的今天,只有专业技能是不够的。专业太窄不行,不采取厚基础、宽专业、重应用的设置办法,容易造成学生专业不对口,而一时又无法向其他领域转换。除了专业能力外,要考虑培养其他能力,如社交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综合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知识面不能过窄,过专,过偏。要努力培养通才,培养“图钉式”的人才,除了具有较深的专业外,还要有一个相对广博的知识面,这样才能发挥人才的作用,为社会所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